近日《扬子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南京中山门大街陵园路停车场工地上一根自来水主水管因挖掘机碾压爆裂,附近马路顿成一片汪洋:来往车辆行人被堵,地铁中山门大街出口因“水封”停用1小时,附近长发小区居民被迫停水长达数小时。
表面上看,这又是一起由于施工方野蛮施工引起的责任事故,但实际上远非如此简单。
据施工方公司称,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也找来了相关图纸,但是图纸上对这根700毫米供水管线标注并不明确,而并行的其它2根供水管线他们注意到了。所以这次工地的供水管线出现爆裂,不是挖掘机施工挖断,而是供水管线上覆土太薄,后遭挖掘机碾压才导致。
而负责现场调查人员称:在这个停车场施工之前,这里原来是一个土山坡,当时管线也都埋在距离地面2米以下,但是这次停车场施工,为了方便车辆进出,已经把原来的供水管线的覆土削去了 1米多,所以目前供水管线上的覆土也就仅剩下50厘米左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联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型工程施工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施工前应未雨绸缪,尽可能联系到供电、通信等部门,做好对接工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规范竣工资料管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新建、改建项目日益增多,对于档案管理,尤其是竣工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竣工图上管径、地形、管线走向等应尽可能做到翔实准确。对于竣工后的管线变更,应尽快在图纸上体现出来。
三、建立管线保养、巡视机制。良好的保养措施,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重要管线上的巡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上这些措施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注意和加强。